近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16位科学家、191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我校推荐的德国科学家彼得•沙夫(Peter Schaaf)荣获国际合作中关村奖,北工大7项科技成果分获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奖项。
德国伊尔姆瑙工业大学彼得•沙夫(Peter Schaaf)教授是国际电子材料领域知名专家。自2012年至今,与37000cm威尼斯开展了多项科研合作,共同设计开发了亚纳米尺度的缺陷结构设计以及制备高性能、多功能缺陷化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等离子处理法,为该材料的原位测试表征设备构建提供了持续帮助,协助培养了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期刊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为提升37000cm威尼斯国际知名度作出了贡献。
城市建设学部曹万林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组合结构高效抗震体系及关键技术”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属于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组研发了超高层建筑多重组合巨型柱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高层建筑斜交网格外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高层建筑多塔楼连体结构高效抗震体系,攻克了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组合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难题,建立了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系列重大工程设计。
城市建设学部张明聚教授参与完成“城市地下大空间网络化安全拓建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属于土木建筑领域。本项目针对复杂条件下城市地下大空间网络化拓建重大工程的技术难题,建立了风险管控、多维拓建方法和微扰动施工等拓建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高效和品质化更新改造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该项目中,北工大科研团队负责城市地下大空间安全施工关键技术的研发,创建了地铁深基坑装配式钢管混凝土内支撑体系及钢支撑活络端增强措施,建立了基坑内支撑体系承载性能分析方法,为城市地下大空间网络化拓建微扰动施工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城市建设学部刘占省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智能建造理论方法、关键技术研发及在冬奥等工程中的创新应用”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属于智能建造领域。项目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建造理论体系与方法,研发出竞速型人工赛道复杂曲面成型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创新了冬奥场馆装配化改造及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开发了复杂条件下冬奥等大型工程智能化建造与管理平台。成果应用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游泳中心和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等国内外大型工程。
材料与制造学部刘志峰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商用车重型发动机全价值网络管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属于智能装备领域。项目针对商用车重型发动机制造关键技术瓶颈,提出了基于TADA的多源异构数据端到端高速提取与融合方法、数据-机理-工艺联合驱动的发动机精益制造控制技术以及基于全价值网络的跨域分层自决策知识技术,实现了商用车重型发动机全价值网络智能管控和端到端数字制造。项目成果具备良好的可复制性、扩展性,成功推广到福田、东风、发那科等企业,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材料与制造学部程艳红讲师参与完成的“极端工况下高端装备磁性液体动密封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属于密封领域。项目针对国内外核能、航天等领域亟待解决的密封难题,攻克了强核辐射、高低温、主轴大径向跳动等极端工况下磁性液体动密封关键技术难题。项目成果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我国里程碑式乏燃料后处理项目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信息学部毋立芳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多光源可调节的面曝光3D打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属于智能制造领域。项目针对DLP面曝光3D打印技术面临的“打不大”“打不好”“不灵活”的问题,发明了多源拼接的大尺寸打印、光照均匀的高质量打印、模型适配的可调节打印等方法,实现了大尺寸、高质量、可调节的DLP面曝光3D打印技术,突破了DLP光源导致的打印尺寸受限的技术瓶颈,为推动3D打印设备材料研发、航空零部件制造等领域发展贡献了力量。
材料与制造学部张彩霞教授参与完成的“面向高承载低摩擦的界面分子设计与调控”项目,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属于先进制造领域。该项目在超低摩擦界面设计理论、宏观高承载、快速响应主动调控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传统无机超低摩擦的前段磨合,实现了近零磨损宏观稳定超滑,揭示了离子吸附诱导界面特性演变的宏观低摩擦机理,实现了超低摩擦双向实时调控。